领读人:河南文艺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 方劲锐
《华人十大科学家:华罗庚》是“华人十大科学家”系列丛书之一,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,他的童年时代,他的求学历程,他的梦想,他的探索与实践,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。书中包含华罗庚的生平事迹,包括幸遇恩师、剑桥展风采、普林斯顿、重返清华园、筹建数学所、严师出高徒等内容。
1931年8月,21岁的华罗庚凭借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和非凡的才华,让清华为他伸出了橄榄枝。由于华罗庚并没有在学校系统的学习过数学,发掘他的清华大学理学院算学系主任熊庆来,建议华罗庚先去旁听解析几何和微积分。可是不久后,他发现华罗庚根本没有照办,一问才知道华罗庚早就自学过了,全懂了。慢慢的,熊庆来发现华罗庚应付高级课程也十分轻松,于是,当他备课遇到疑难时,经常会喊道,“华先生,请过来一下,看看这个题目怎么做?”
清华来了个天才,连教授都要向他请教!这样的话一传十,十传百,在整个清华校园里传开了。然而他们不知道,天才的背后,却是数百倍的汗水和付出。著名科学家钱伟长,当时也在清华读书,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清华最用功的学生,每天早上六点就到校园里晨读。然而,不论他起多早,总看到有另一个人已经开始读书了,那个人就是华罗庚。
当时,中国的近代数学才刚刚起步,能在国外发表论文更是凤毛麟角,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华罗庚一人就发表了十几篇论文,这让许多老教授都望尘莫及。不久后,清华大学又为华罗庚打破了先例!1933年,熊庆来和一众算学系教授让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,登上了清华的讲台,教授微积分,这一年,华罗庚只有23岁!
1936年,经过清华大学推荐,26岁的华罗庚得到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,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。许多人到了剑桥大学都专攻一门课,而华罗庚却听了七八门课,记了厚厚的一叠笔记。在剑桥学习的两年中,他写了20多篇论文,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,然而,正当他意气风发地向着数学巅峰攀登时,他却突然决定回国。
1937年,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,华罗庚在英国忧心如焚,立即决定启程回国。好友劝他不必冒此危险,然而,华罗庚却毅然放弃了苏联科学院的访问邀请,以及在剑桥大学继续研究的计划,回国与同胞共赴国难。虽然在华罗庚没有在剑桥拿到博士学位,但当时有人这样评价华罗庚在剑桥学习期间的成就: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,都可得一个博士。
1985年,华罗庚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。6月12日下午4时,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,讲题是《理论数学及其应用》。下午5时15分讲演 结束,他在接受献花的那一刹那,身体突然往后一仰,倒在讲坛上,晚10时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。
华罗庚是一位国际数学大师,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,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。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。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,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,国际间颇具盛名的“中国解析数论学派”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,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。他在多复变函数论、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,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,也有国际上有名的“典型群中国学派”,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,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,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。
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。
图书信息:
ISBN:9787807656661
李景文 著,孟宪明 编
河南文艺出版社
图书二维码
音频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