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旅游名村—寺村镇白石村
发布时间:2016-08-22 11:19:00 作者: 阅读:16735次
白石村位于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西南面,距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,距象州县城约17公里。村道入口连接307省道 ,内部交通网络框架基本形成,交通便利。白石村生态环境较好,具浓厚的乡土气氛,是“两粤宗师”郑小谷故居所在地,是象州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村。
基本情况:白石村隶属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,距寺村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。该村人杰地灵、民风纯朴,为“两粤宗师”、“岭南才子”郑小谷故居所在地。全村共85户417人,住房面积约20000㎡;全村集聚壮、汉、瑶三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60%;耕地面积1050亩,水田550亩、旱地500亩。水稻、甘蔗、桑蚕为该村三大支柱产业。白石村有树龄上百年的古木200多棵,在通村道路两旁及村内公共空地种植有玉兰、桂树、秋风等500多棵名贵苗木。2012年以来新建村综合楼1栋、文艺舞台1个,灯光篮球场1个,公厕1座、垃圾池1座;完成水利渠道清淤、硬化700m,巷道硬化7000㎡,绿化面积11700㎡,种植柳树、洋紫荆、红花榉木等500多棵,安装垃圾箱30个。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680元,90%的农户住上了楼房,十几户农户买了小汽车,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。
村民大力支持旅游开发:自从2008年象州县人民政府象州县文物保护局投资保护郑小谷故居后,村民们都大力支持旅游产业,对来访领导、游客都热情接待。近几年,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以上,2013年增至3万人,2014年至目前止,已超过5万人。特别是2014年试种油葵花和10月份举办的“爱在花海·情定白石”集体婚庆活动影响较大,婚庆活动当天的游客就到达10000人以上,油葵花开期间共接待游客超3万人。期间,村民自发搭建小摊,卖粥、米饼及各种小食品,收入超过3万元。无论是2013年举办的白石米饼节还是2014年举办重阳敬老节、白石集体婚礼等活动,村民们都积极配合,共同维护好现场秩序、管理好车辆停放等。在县领导和镇领导的带领下,通过郑小谷文化和民族特色产业两者相结合,村民一致同意继续发展民俗风情游、特色的乡村农家乐等文化旅游,促进白石休闲旅游开发。目前正在规划的有白石郑枝300㎡的农家乐、400㎡的鱼塘;白石村背200㎡的松树林烧烤场;村周围300亩油菜花种植;村内种植10亩金百合及5000盆金百合盆栽;村排灌沟及文化广场排水,名优水果果苗种植。2014年下半年在收割二造稻后,撒播300亩油菜花,并筹集资金13万元从外省引进百合新品种,种植10亩金百合花和5000盆盆栽。打造春季油菜花和金百合观光美景。
古色古香的社会风俗:在白石,春节是最大的节日,在外务工的家人基本都回家过年;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左右家家户户都开始腊肉、腊肠,为过年屯足肉类;在距除夕还有一个星期前后,家家户户也都做米饼、做马饺,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,做米饼和马饺的家庭越来越少,都喜欢买些生产好的饼干、糖等食品。清明节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族上的一大家子合在一起扫墓、祭祀祖先,祭祀的食物必有黄花饭。端午节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包粽子、或者糍粑,同时也会找药草泡澡,一是为了祭奠屈原,二是为了去除疾病。七月初七到七月十四都属于鬼节,据说初七先人乘舟归来,十四乘舟归去,所以每年鬼节期间都会有些雨水。九九重阳节之前在白石村并不是很重视,但随着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,2013年开始,举办第一届重阳敬老节,2014年第二届重阳敬老节,重在呼吁年轻人尊老爱幼。冬至也是一个蛮重要的节日,冬至时,大多数妇女都相约一起包菜包,用于抵御寒冷。
白石村民自古以来有做米饼的习惯,他们做的米饼糥软香甜,特别受欢迎,据说郑小谷自幼也极爱吃此米饼,赴京赶考嚼饼则“文思泉涌”。近年来,在发展水稻、甘蔗、桑蚕三大传统产业外,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村民培育壮大白石米饼这一传统特色产业。成立米饼协会,申请注册商标,2013年举办第一届白石米饼节,吸引各方游客数千人,当年米饼订单不断。现白石村民年产米饼6.8万公斤,产值130多万元。“白石米饼”现已成为象州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支系繁多的小谷后裔:郑小谷是郑氏家族第十代传人,小谷膝下有四个儿子、三个女儿,其中有三个儿子不幸夭折,只有一个儿子郑潠为他送终。三个女儿都在象州成家。郑潠膝下只有一个孙女,后来嫁到大乐镇。可以说郑小谷后代无男丁延续。现白石村有小谷旁系亲属第十五代传人郑湘老人,他家中有儿有女,儿子已成家;目前白石村里小谷家族繁衍到第十九代。
白石村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,这里民风淳朴,村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顾、关心,关系融洽,村民热情好客、生活积极向上、奋发进取,展现出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精神面貌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白石旅游名村的品牌一定会在各个省市打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