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南才子“的来历
相传,1835年春,殿试张榜,郑小谷试中,排列第二十名,与众进士在京喝酒饮茶,谈诗论经,等候封官。
一日,北方进士卢鸿儒提议:以长江为界,南北方进士分头走马同逛京都大道,江南进士自西往东走,江北进士自东往西走,比一比谁记住的对联多,看一看谁记住的对联准确,相约谁记住的对联多且准确推为才子。
走马毕,众进士各自把记住的对联录下,推选代表沿京都大道一一核对,结果卢鸿儒和郑小谷记住的门联最多最准确,他们都准确无误地记住所看过的182幅门联。但郑小谷比卢鸿儒准确无误地多记住了重8幅厅堂里的香火联。
“才子!才子!江南才子!”南北方进士人人竖起母指,啧啧称赞。从此,“江南才子”郑小谷名声大振,并有南郑北卢之说。